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圣兴寺僧文爽寿塔记元丰元年九月1078年9月1日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净德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四川省资阳市简阳市
僧文爽诣予而言曰:「文之先居济南姓朱氏
方少时,去父母,来成都,学浮图道,得圣兴寺,蕴中而礼之。
会真宗皇帝吴国长公主为报慈正觉大师,以普恩落发,今六十九载矣。
自为童读佛书,以至隶僧籍、登讲座、主赞忏、长戒坛、居副职、衣紫方袍,无一不足者。
行年八十,复何为哉!
惟晦默澄静,日俟终化。
有为我穴西郊之地,他日以烬骨藏其间而谓之寿塔者,敢请文以志焉」。
陶伏闻家君言:师字鉴之,相从最旧,知其为人有律行,该通教典,终日演讲,仅五十年,就坛禀戒者无虑千数。
尝委橐金新护净寺门阑,求所利益,天章待制李公为记其事。
年虽耄,意气不少衰,陶向遭先妣丧,数为水陆大供,觊享冥福,师夜诵真谛,亹亹达旦,声韵远畅,愈于壮夫。
盖诸经所载佛语者尝总而记之,故多且不遗也。
悲夫!
世之妄人牵联驰突于利欲之坠裒恶贮过,以自封殖,伐灭天和,投坠罪境,不知其神魄之丧夺固已久矣。
而犹蚤夜惕惕,恒恐浮躯之忽坏。
凡如此者,又安能知释氏之于死生甚近而易,乃有往来彼此之论,虽然,以师之轻清悦豫,不夸能,不役智,则未可以岁月期也。
曰仲倪、仲昂、惟贤、士昙、士独五人者,实继其后云。
元丰钺午岁季秋朔日。
朝散郎致仕朱君墓志铭元祐四年九月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五、《无为集》卷一三
君讳定国字兴仲姓朱氏
其先成都人,世仕伪蜀。
高祖赟佥预吏选,从曾祖某典宫门之禁,随孟氏入皇朝,终京西转运使
自是,族人东徙。
曾祖询,祖益,皆自晦不仕。
父杲,故益州河阴县,累赠银青光禄大夫
母傅氏,累封清河郡夫人
银青蚤世,清河夫人挈诸孤寓无为郡之庐江
君方八岁,家贫,借书读,兄弟自相传授,敦尚节操,不妄与人交。
庆历二年进士第,授池州贵池主簿
以平反死狱,迁饶州军事判官
太守暗酷,政出其子,官吏多惮之,君曰:「公则从,不公则不从,何惮之有」?
守屡欲害君,君方正自持,终不能屈。
浮梁邑剧讼多,吏贪令弱,部使者委君摄令事,君至而锄其奸,境内称治,于今称之。
官满,当改秩,铨吏曲为沮抑,剡荐不如令。
君诣铨长求直,长固执如吏议,且曰:「在官曷不多求荐」?
君曰:「平生未尝有所求,必以为不可,则已」。
乃调梓州观察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广德县
民有诉旱,郡遣官按验,民乃聚众持梃千馀来觇,势若胁官吏。
太守捕盗官具甲兵以卫之。
君曰:「愚民无知,妄意蠲赋尔。
若过计张皇,恐因缘生事。
县令请自行」。
于是轻骑,从者数人以往,众闻乃溃去。
时按田官尚匿僧舍不敢出,君擒首谋数辈,送郡黥隶之,馀不问也。
人服其识。
境内有灵济王江左人钦事,岁杀牛数百以祀之。
君至,且戒止,民未甚信。
父老告于廷曰:「神祸福影向,茍易其牲,何以逃咎」?
君曰:「牛者稼穑之资,杀有常禁。
神以庇民为惠,将陷民有罪而享其牲,神必不然」。
父老益恳惧,君曰:「民欲杀牛而享,不听者令也。
神之福宜归民,谴宜归令。
必欲用牛,当生致于庙廷,官为贸钱,以备祠费」。
父老欣然从命,广德不杀牛以享神,自君始也。
未及代,丁清河忧。
服除,改秘书丞,知庐州合肥县。
神宗登极,改太常博士,赐五品服。
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六合县
时朝廷方兴水利,有建议开马昌河通滁州者,提举官从之。
君以谓坏民田庐甚众,工费亦大,而所为利无几,固以为不可。
乃移君他局,屡委官覆视之,不能变君议。
使者以君首沮所论,数移他局以困之。
君因请于朝,愿得管库,以便其私。
而他使者知君奏,留不行。
君叹曰:「居可以仰禄,而不知我者数见困;
去可以远害,而知我者反见留。
吾命其穷哉!
直道以利民,殆不可为;
而枉道以全身,非我志也」。
因请致其政而归,时年六十有一。
齿发未衰,筋力犹壮,士大夫高之。
元丰四年官制行,改朝奉郎
今上即位,覃恩改朝散郎,赐三品服,著令京朝官致仕。
历任有劳绩,则以全俸宠之。
公以贵池雪活之故,可应格,或劝君自陈。
君曰:「吾勤劳职事,夙夜匪懈,犹惧无以报廪禄之赐。
今窃半俸老田里,又得一子禄养,恩已厚矣,敢较其他乎」?
竟不言。
元祐四年七月初一日终于私第之正寝,享年七十有九。
娶王氏,封太原县君
子男三人:长曰裒,寿州寿春县,先公一年卒。
其二人皆早丧。
女三人:长适乡贡进士建安张思,次适通直郎延平叶唐懿。
次适阳武主簿太原王嵤。
孙男三人:长曰耆,次曰某,次曰某。
女孙二人,尚幼。
是年九月乙酉葬于临潜乡申家山之西,近先茔也。
君质直信道,笃于孝友,所至以公廉称。
言行庄重,非义者惮之。
至老手不释卷,凡论汉魏以下至国朝人物贤愚忠佞言行之迹,历历可听。
尤好为诗,喜愠悲忧,一于诗发之。
格尚平淡,在编轴者数百首。
著《归田后录》,皆耳目所接朝野可载事,以备史氏之遗,士大夫多传之。
又取近世祸福之应其理可推者百馀事,次之以警俗,谓之《幽明杂警》云。
君初与其兄巢门先生某,及其弟秘书丞某,皆以文行清节著闻。
至致政,时巢门先生尚康强,兄弟白首文酒相从于乡里者二十年,󲦤绅慕焉。
铭曰:
贤哉兴仲,谅直自守。
笃学从仕,材不命偶。
听狱求生,宜有其后。
祠牛不烹,利溥且久。
知止不辱,勇于解绶。
浩歌归来,兄弟耆寿。
燕乐田里,益敦孝友。
道有通塞,名也不朽。
刑部详覆官朱君墓志铭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一、《忠肃集》卷一三
君讳述,字传道姓朱氏
其谱曰:七世祖端生鄂、岳巡官颐;
颐生尚书户部郎中起;
起生比部郎中秘;
秘生君曾祖江陵府当阳葆光,赠兵部郎中
阳生翰林学士昂,仕真宗为名臣,赠吏部尚书
翰林虞部郎中正谟,赠兵部侍郎
君,虞部第四子也。
初以荫补太庙斋郎皇祐元年进士,中甲科,除荆南节度推官,避亲嫌,换鄂州观察推官
丁母夫人骆氏丧,服除,调并州推官
安抚使故相庞公辟掌机密文书。
后徙定州,以疾免。
复用大臣辟,为大名府推官
俄召为刑部详覆官
治平二年五月十四日,年三十五,卒于京师
君九岁即丧其父,哀慕如成人。
家故大族,君虽幼而于属尊,每时节当诸侄庆拜,能各为礼意以接之,有年长数倍者立其前不敢懈。
性高明疏达,仪貌秀扬,笃志于学,好论议,读书不从世人蹊径,务求其精微,至于自得之而后已。
故其疾革神夺矣,犹能诵其书累日,至有终篇无差者。
与人交有情文而不失于正,视世故若不足以经意,察其事至而应之者,每当其理。
尚气节,临利义知所择。
族人买婢,有携稚子求并售者,君疑以诘,至再四,曰:「实药氏,华亭高陟妻子也。
夫亡无以朝夕,因此以茍生」。
君戚曰:「陟虽不识,而吾同年得科名者也」。
亟命留之,为具其嫁。
家人发空橐笑示君,君曰:「有竭吾力而已」。
至质其带镮,得银数两,及褫家人服物。
既而今参知政事冯公、故翰林学士沈公皆同年,相与义之,助以钱,遂济其行。
庞公定州,代者武人,不善君,故谢病以归。
僚友更谏之,不肯留。
或谓数日考满当改官。
君曰:「以此易吾心,是谓屈身以徇物,岂所谓义哉」!
既去,贫久困甚,而处之自如。
其配王氏,故相沂国公之从孙,有贤行,生一子脩平。
熙宁七年,君兄之子提点湖南刑狱、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初平谓某曰:「吾少孤,所以教之学,视以为休戚而终始成就之者,实吾叔父之德,常惧无以报称。
将以今九月某日葬于龙山乡某里之原,子其为之铭」。
某尝游赵、魏间,又从事江陵,得君始末。
士于生死盖不足道,独悲君质良材完,所以修为厉饰之又如是,天生之宜若有意者,然不少宽其年,使有见于世,而死之速,何谓也?
当然而不然,不当然而或然,古圣贤以为命也。
朱氏上世,有仕为治书御史者,家京兆之万年。
昭宗末避乱,其族南徙,自翰林显于本朝而卒葬江陵,今为江陵人
君能诗,清丽有思致,集贤君搜类之,得百馀篇行于世。
铭曰:
学明志杰,才揭揭兮。
薿薿其秀,袖以发兮。
不畀以实,遇孰啬兮。
诗遗于后,慰幽穴兮。
朱雪崖朝奉墓志铭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六、《陵阳先生集》卷二四
吴兴郡东踰一舍,有雪崖朱氏之隐庐。
雪崖未尝入城市,盖自知止足,所谓乡里称善人者也。
辛丑春,其子天锡来为郡学正,相与往还,因稔知日用间事。
居三载,学正代归,稍不闻问,而雪崖已下世矣。
善人云亡,又重为之慨叹。
一日,天锡墨衰造予,拜而泣曰:「自丧吾父,抱痛终天,支缀馀息未尝倦,以有大事在。
幸既卜远,顾墓道之石无刻辞,胡可为孝?
愿矜而畀之铭,庶几遗善,永终长存,九原有知,不悼不幸矣」。
又泣而拜。
呜呼!
予忍固拒,终没人善,不以慰其孤而纾其悲乎?
按状,雪崖讳嗣发字士荣姓朱氏,其先自徐徙扬。
十世祖巽,宋天圣中礼部尚书
巽生尚,尚生存之,其间仕者不绝如线。
当炎、绍之际,避兵至郡之乌程乐乡,地曰东朱,适与姓协,遂占籍焉。
曾祖说,将仕郎
祖信,京学谕
父文质,迪功郎
力善务本,益衍以裕。
雪崖端平甲午,夙通敏,嗜书。
尝以登仕郎就漕试不利,辄弃去,颛志奉亲,日调护其眠食,不肯离左右。
甲戌初,事会方殷,由督属超补官资,后遂以朝奉郎致其志。
厥既归附,殿门罕出,治田园,整庐舍,聚书,延师教子,使克有成立。
世方以儒相诟病,独能修学宫,礼贤士,与流俗异趋,声誉益起。
中丞崔公或驰驿相访,辞不行。
郡守李公秉彝同知公琰举充提举学校官,亦不受。
勉「清隐处士」之号,以「雪崖」扁其便斋,标致高矣。
为人恬淡简约,桐帽棕鞋,徜徉山水间,吟啸自适。
然性笃厚,颇信内典。
卓庵创桥,作诸利益事。
贫者解衣推食,病者予药,死者给槥,无所靳。
癸卯岁大浸,民艰食,饥殍流亡,相系于道。
雪崖慨然倡义捐廪,或捐价以济,或计口以食。
自春及,远近之人,赖以全活,无虑万数。
皆举手曰:「生我者,朱师子也」。
郡邑省台,次第列其状。
宣抚使博采公论,具以实闻于朝,且谕郡邑,推表其门曰「清节朱氏,道义之门」,人皆荣之。
会子舍归侍拜庆,人士踵门,举此以贺,盛事萃一时。
雪崖虽病倦,意甚喜,强起为加餐。
谓当扫浮灾以享上寿,踰年浸革,戒其子以忠孝立身,勤俭保家,丧葬宜从约。
已而焚香默坐,翛然而逝,大德甲辰四月九日也。
乡人德之,往往出涕,而畴昔贺者亦共嗟惜焉。
娶沈氏,前太学进士之女。
男一人,天锡。
孙男,福孙。
孙女二人,俱幼。
乙巳正月二十六日癸酉,葬于东职里馀庆之原。
予惟雪崖平生言行类可纪,而捐廪之举,尤有德于民。
成都黄承事平粜赈饥有阴德,张忠定公咏时为帅守,一夕梦府君黄承事坐于忠定之上。
雪崖盖无愧于黄承事矣。
有阴德必享其报,不在其身则在其子孙,乃铭以识焉。
铭曰:
百年之计,惟德是树。
栽之培之,匪积曷裕?
世或趋利,苟且旦暮。
皇恤厥德,为他日虑。
于惟朱氏,笔橐华绪。
十世复昌,繇积累故。
贤哉雪崖,仁性天赋。
尔饘尔粥,全活耄孺。
我诗我书,保守淡素。
以儒为官,有子克付。
年开八帙,荣及三釜。
乃表义门,乃著清誉。
人所难得,己独兼具。
夫复何憾,含笑泉路。
负土为山,孝思远慕。
郁焉松槚,春雨秋露。
自叶流根,永笃尔祜。
是曰馀庆,雪崖之墓。
宋故朝请郎朱公墓志铭1119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六四
公讳蒙正,字养源姓朱氏,其先亳州永城人也。
十世祖仕,乐邵武故县溪山之胜,因家马,遂为邵武人
曾祖讳贯,赠承事郎
祖讳浦,父讳藻,累赠通议大夫
通议公娶故赠太师黄公讳汝济之女,资政殿大学士讳履之姊,累赠硕人
生五子,公其长也。
公少豪迈,年甫冠,始折节读书,下笔为文,语辄惊人。
其舅大资公见而奇之,许以能立,公益自淬砺。
徒步入京师,寓太学凡十年,所与游皆一时英俊。
元丰中擢第中乙科,释褐调扬州江都县主簿
公曰:「古人以三釜及亲为喜,今俸禄虽微,足以奉甘旨,足矣」。
性识强敏,遇事不少懈,每听讼,必得其情而后断之以法。
令以其能,委以县事,公亦自任不疑,以故江都办治。
监司荐于朝,迁南康军都昌县
其治都昌江都,尤恶其下植党以倾善良,告戒弗从,即痛以法绳之,风俗为革。
未几丁母忧,服除,授衡州茶陵县
茶陵剧邑,久阙令,仓庾圮坏,吏缘为奸,租赋不时入。
公至领县事,即条画申陈,久不报,公叹曰:「此令丞职也,何俟报为」?
亟命搆葺,仓庾为之一新,谨视出入,奸弊遂绝,租赋皆不督而办。
岁旱,公祈祷斋戒精洁,雨随车而至,远迩沾足,民大感服。
秩满,用荐举改官,从辟知定州安喜县,时元符三年秋也。
茶陵任内请搬家人庸钱,夺官,授鼎州龙阳县
丁通议公忧。
大观初,始雪正前事,复官,除知开封府长垣县
未数月,差通判火山军
秩满造朝,权司农寺丞通判德顺军,赐五品服。
政和四年秋,以疾丐致政。
明年夏,从官荐公康强有风力,请复仕,上从之,差提点信州上清宫,改成都府长生观,遂寓居于颍尾。
八年夏得疾,至七月十二日不起,享年六十有四。
累官至朝请郎
娶傅氏,累封安人
二子,长曰康年,以公致仕恩补将仕郎
次曰唐年
一女,适俊士叶裕民。
公持身廉慎,性质直,不旬表襮,恂恂如不能言,而胸中是非了然。
其在茶陵,不能阿事上官,为当事者所不悦,捃摭细故,卒以法中之。
然选人以般家人庸钱阙,法所听也,后卒雪正。
公坐此困踬累年,而刚直不少衰。
及倅德顺太守武人,越常例遗之甚厚,公辞不获,悉以所遗寄于公帑,凡阅岁,太守闻而讶之,公不自辨释,以病告老而归。
其后太守坐不法除名,而公无毫发之累,识者韪之。
公平生志气高远,常持隐忍就功名之说,欲有所为,而仕宦龃龉,卒不如志,其可悲也已。
诸孤从其治命,扶护归邵武,将以宣和元年己亥十一月初四日葬于永城乡将堂之原。
先期,公之弟朝请郎绍状公行义,使纲为之铭。
纲视公为外叔父,义不得辞。
铭曰:
朱氏之先,有功于闽。
十世其昌,公为闻人。
学优而仕,以廉以勤。
虽或窒之,而卒以伸。
往倅边城,力辞馈遗。
告老而归,则莫我累。
凡今之人,顾利忘义。
闻公之风,胡不少愧。
蓄则厚矣,未究厥施。
宜寿考,而止于斯。
返葬故乡,宅兆是宜。
告于后昆,篆此铭诗(《梁溪集》卷一六七。)
庸钱:原无,据道光本补。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 其十 宋末元初 · 方回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高安僧宝姚圆至盐水谁其成酱冰。
莫为猢狲打筋斗,回头不记读书灯(自注:前住建昌军能仁禅寺僧圆至字天隐,古筠州人癸丑廷魁姚公勉之犹子。宝祐丙辰生,咸淳甲戌年十九,出家。、元贞间住前寺,二年弃去,卧庐山大德二年戊戌圆寂,年四十三。有《天隐禅师文集》若干卷,又曰《筠溪牧潜集》。文近世僧之所无,而夭可痛也。其友吴僧行魁一山上人朱姓咸淳戊辰生,年三十二。求予序其文,且赋十绝辞去,将隐于天目山西峰。依韵和以送之云。)
从仕郎临安府钱塘县宣教郎朱君墓表绍兴十三年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五、《毗陵集》卷一三
建炎三年冬,金人犯钱塘县令朱君死,上嘉其节,赠宣教郎,而官其二子。
明年,孤大廉等奉其丧,葬于湖州安吉县安福乡之郎湾。
后十有三年大廉以行实状泣诉于毗陵张某曰:「先君子之死节,太史氏必不没其实矣。
惟是葬踰一纪而无铭,学行志业与夫死事之始末未及知之,不肖孤夙夜是惧。
宜得当世闻人表于墓,敢请」!
余曰:「先君余友也,将何以辞」?
遂以状證所闻而书之。
呜呼!
金人初犯中原,大将握重兵者往往闻风而靡矣,州县吏或引避,或迎降,无复施一矢、出一语以抗者。
方其越天堑、犯建业、蹂桐川而窥临安也,君乃慨然请于郡太守曰:「敌逼境,宜戍千秋、独二岭以扼其喉,徐定守禦之计」。
守嘻笑曰:「吾城可保,吾人可战否乎」?
君变色曰:「如公言,十万户赤子可若何?
或谓此戍江溃卒耳,非金人也,愿得半纸书往谕之。
不然,当缓颊以款敌,使民为逃死计,则某死亦其所也」。
守愧其言,许之。
于是檄钱塘仁和捕盗官,率弓手、土军即日就道。
同僚或劝止之,君曰:「此书生报国之日也」。
策马不反顾。
行二十里而遇敌,始知为金人,犹驱部曲以进。
矢集如雨,我兵溃,君两中流矢不能骑。
左右掖至天竺山,而乡民有识君者曰:「吾邑大夫也」。
舆致于西溪
敌人四略,君裹创率里社以短兵邀击,再至再却,卒遇害。
十二月十九日也。
呜呼!
君之死可谓知所处矣。
君讳跸,字子美姓朱氏,世为安吉人
朱氏出自曹姓,颛帝之后,周封其苗裔曹挟于邾,为鲁附庸。
春秋后八世为楚所灭,子孙去邑为朱氏。
世居沛国,自质子禹坐党锢诛,子孙有避难丹阳者。
三国时故鄣人治辅吴有功,封毗陵侯,后徙封故鄣,今安吉即其地也。
至今烝尝于安吉,而朱氏为大族。
君曾祖而上隐于农,大父璘始起家为池州青阳
父南强,从仕郎、知越州上虞县。
高祖某有智识,尝自其后必大,稍遣子孙宦学,于是诸父从兄及从事继踵登进士科,然皆仕不达。
君少有大志,力学,思自奋厉,以亢其宗。
亦累举,始中政和上舍第,授兴国军教授
辟雍录,出为河东提举学事主管文字。
三舍法罢,去河南教授,升从事郎。
丁内艰,卒丧,除河东云中府路经略安抚司准备差遣
荆湖南路转运司主管文字,易京西,皆不行。
会金人大入,京师戒严,天子命吏部侍郎王蕃京畿制置司,挽君寘幕府
突未黔,敌薄城下,襄阳坐罢。
君籍制置司金帛告敕等亟上之,且为申理,人皆贤之。
上即位,驻跸维扬,近臣荐其才,召赴行在所,除太学录
君每叹主忧臣辱之时,欲效尺寸报国,不乐为校官,丐使金国。
会遣宇文虚中报闻,余为殿中侍御史,被旨抚谕京师,遂挽君偕行。
时道梗,公欣然戒途,间关贼盗兵戈中,相与为存亡。
京师,则金人渡大河,破滑台,都城昼闭,君略无悔惧意。
还朝复除太学正,甫半月而敌骑至矣。
大驾南渡,朝廷稍欲用之,而君诣政事堂曰:「县令近民,类非才而民被害,愿得一邑自试」。
遂除钱塘,治行有闻。
上自建康吴越吕丞相诸公荐对,余因论前日抚谕属官之劳,故事当得赏,有旨转一官。
皆未及行,而金人南渡矣。
死年才五十有一。
绍兴改元四月壬午,穿其妻史氏墓而合葬焉。
三娶,先史氏,次沈氏,后贾氏。
四男:大廉右迪功郎、监衢州都税务;
孝廉右修职郎镇江府司理参军
士廉、思廉,皆从学。
三女,长适右承直郎台州黄岩县丞潘莘,次右承直郎、添差台州司户金安雅,次进士练纪。
二孙男尚幼。
君资孝友,从事及兄疾,衣不解带,尝徒走数百里访医于他郡。
事继母吕氏如嫡。
居家和,训子严
乡党急难,无亲疏,身任其事。
少以功名自期,遭时艰难,忧国如饥渴,而志不少伸以死,命也夫!
临淮海下教延沙门智聚 隋 · 杨暕
 出处:全隋文卷八
弟子下车旧楚,亟改炎凉。
逖听清规,其来有日。
敬承幽栖山谷,多历年所,道风胜气,独擅当今。
故以德冠林远,道超生什,炳斯慧炬,以悟群迷。
独步江东,何甚之美!
未获稽疑下筵,餐承高义。
杼轴之劳,载盈怀抱;
据虎之岫,川途不遥。
翔鹭之涛,风烟相接。
必愿振忍辱之衣,赴翘勤之望(《续高僧传》,案:智聚姓朱,住虎丘东山寺作牧淮海,乃降教书延之。)
罗无竞妻朱氏夫人墓志铭绍兴二十三年十二月 宋 · 刘才邵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四八、《杉溪居士集》卷一二
夫人世为吉州吉水县人姓朱氏,讳绶之女。
其先皆晦迹丘园。
庐陵罗氏,为右迪功郎邵武建宁县主簿讳无竞之妻。
享年七十有二,以绍兴二十有三年二月丁卯卒。
其孤将以是年十二月庚申夫人于县之膏泽乡横山之原。
一日,持右朝请大夫、知永州彭合所状行实来,且泣且言,曰:「良弼等不天,今致养无所,陨心何及!
惟是窀穸之事,刻石纪行,为不朽计,茫然未得所托,悲痛益不自胜。
惟妇人女子之行著于闺门幽閒之中,能知而传之者独其姻族,肯信所传,文之以行远,非其家若夫与子相与有素分,将何以控诉,亦何从得哉?
重念先人当崇宁初在学校,得预从游之末,良弼兄弟亦缘此数得进谒,款听馀论。
窃不自料度,谓于门下不无一日之雅,敢藉以请,幸哀怜而垂之听」。
某以其言切而有理,辞之非是,乃序而铭之。
夫人方幼年,喜读《孝经》《女训》诸书,略能通其大意,终身奉以周旋。
故凡所当从事,承上抚下,辑睦中外,无不得宜。
逮事祖姑,祖姑垂年苦风眩,夫人日相其姑,时其药饵起居惟谨。
祖姑且死,谓其姑曰:「朱新妇柔懿庄静,甚似汝,汝善视之」。
平居服饰独喜简素,曰:「吾所以肃容承祀,敢不芳洁,过是而事纤丽,非吾志也」。
其子皆卓然有立,学行见推于士友,不特不贻父母非疾之忧而已,犹不辍教诲之。
或以为言,曰:「此吾职,其敢以老故遂坠废哉」?
盖天资既过人,复有得于书,故其所践履,非寻常夫人能到,岂不贤哉!
男九人,长曰楶,有文学,不幸早卒。
次即良弼也,次曰开。
相继举进士,良弼为第一,开亦中优选,行且起家而践荣涂矣,惜乎夫人不及也。
女五人,长适进士大昌,次适乡贡进士胡维宁。
馀男女皆夭。
陈氏女亦卒。
孙男二人,泳、泌。
女五人,俱幼。
开出继季父后。
铭曰:
水萦带兮山巃嵷,掬秀气兮,奠幽宅乎其中。
龟与筮协兮,子孙宜吉之逢。
列懿行兮,庶得信于无穷。
南归录(起乾道壬辰二月丙辰,止是年六月庚申。)1172年6月23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一、《杂著述》卷九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乾道壬辰二月乙卯,予任权礼部侍郎侍讲直学士院同修国史实录院修撰,坐不草新除签书枢密张说、王之奇不允诏,与在外宫观
丙辰黎明受省劄即登车,道逢周元詹事小语,径出北关,杭一苇疾驰三十里,至赤岸高亭峰。
登岸百馀步,假馆遍福院。
送客无由可至,惟汤朝美主簿相访于此。
晚以小车行数里入崇先院,盖显仁皇后功德院也。
观韦王渊及其二子谦、谠坟。
寺中零落,烂漫,郁李芬芳,城中略不知春色。
寺创于清了禅师,即所谓真歇和尚者,今无主僧。
知事净云共菜饭而归。
大风,曹大亨自城来,云台谏今早上殿,且以副本纳张枢密
午间有旨王希吕小监当,且趣予与莫济日下出门。
丁巳,早,赴主僧饭,晚讲师等颜招饭。
夜,大兄挈孥累自城中来,遂登平江便舟。
李衡改除左史王希吕亦改宫观
风雨大作,雷电。
戊午,社。
早,冒雨行十馀里至桐扣,宋宇彦企知县居此。
同大兄、房仲宝、七四甥及家人辈行四里许,至佛日净慧禅院,为外舅作忌辰。
乃知临平岸崩得石鼓,张华以蜀中桐材刻为鱼形,扣之响闻数里,即此地也,近世讹为同口,失之矣。
寺不经兵火,面对黄鹤峰有清冷、一击等轩,库堂后有池。
池中有渥洼泉出石罅中,东坡尝题五绝句,所谓「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咽咽走金沙,不堪土肉藏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者是也。
堂上有熙宁七年八月陈述古南京时留题真迹,又轮藏刻「天宫宝藏」四字,相传元祐四年出帅时所书。
长老不在,有僧慧举字举直,姓朱氏,父祖皆仕宦,颇能诗,住庵在数里间,闻予入山,来相伴。
斋罢,复登舟。
房亲、尚甥自此相别,晚宿临平
己未,雨,早行三十里,过长安闸十里宿。
庚申,雨止,早过崇德县
又十八里至石门,登新创东岳庙,颇雄壮,傍有接待院。
道遇安丰张士元直阁入觐来谒,辞以疾。
晚宿永乐铺。
辛酉,早行至本觉寺,登岸观览,即古槜李也,旧号小长芦,今遗基可想。
东坡元祐间,往复过此,为文长老赋诗二首:「旧闻巴叟卧荒村,来打三更月下门」,前诗也;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后诗也。
癸酉冬来游,见池中大鱼数千,咋咋有声,今亡矣。
寺有草堂,绍兴间士大夫留题颇多。
王仲行正言舟过,不复相闻。
顷之至秀州郡守丘直阁崇卿、通判朱奉议自求、解宣义归正人。
元振教授文林资深、孙从政观德、新平江赵无咎并相候。
柳仲度郎中自白牛来相见,即行。
晚宿界首。
壬戌,风顺,行至八尺而东南风太猛,卷水入湖,河道浅涩。
日午泊舟,乘除之理如此。
夜雨船漏,殊不安枕。
癸亥,早风定,而所至河乾,其行甚艰。
午时吴江县知县邵通直輗、丞钟道直确、尉赵修职不隘相候。
同大兄携家登塔院,相对又有宁境院,遂游臞庵,比旧加葺,桃李海棠正开。
度长桥,徘徊亭上久之。
王仲贤昆山来,过行衙候之。
甲子平江向守均及二司遣人致问。
王季海提刑别借舟,就驿中治叠行李,盖去国匆匆,殊无伦理也。
浴院在驿傍,有建隆初吴江两城镇运使徐某《乞置无碍浴院状》,钱镠判「任者」二字,用天下兵马大元帅府印,寺僧宝藏之。
又有治平四年苏州牒。
皆用短少纸,古人不侈费类此。
乙丑仲贤先入城治叠,竟日方毕。
季海大舟至,徙焉。
夜大雷雨。
丙寅,风雨。
赵尉送囤村贡馀酒,盖杨存中郡王坊所造,闻岁贡两宫各万瓶。
食罢行半里而止,风逆水涩也。
丁卯,竟日牵挽,不能行半里,妻孥乘小舫先过昆山
戊辰,遣书表司李公祥厅子张泽民还临安
风捲河水仅存尺馀,米船数百艘占据中道。
赵尉率徒役竭力推荡,彼此舟舷相戛,损者甚多。
自朝至未,方次七里桥
出吴江界河道稍广,而风高不可进,又行数里止。
教授崔从政敦礼仲由携启楫迎,谢举削也,留饮。
闻二十七日曾怀赐出身,除参知政事
三月己巳朔,晴。
风顺,俄顷至尹山。
以小舫入崇福寺,同主僧惟妙访何仔园亭,其子夏卿及侄婿章启心相候。
园地虽狭,种植甚繁,海棠盛开,闻牡丹多佳品。
少休还舟中,绕城抵盘门
提刑王季海敷文、提举李次山奉议太守向经甫徽猷、吴县徐君似道台州人。)相见于津亭。
既退,易舟径赴范至能石湖之招,过横塘(即贺方回所谓波凌不过者。),入般若院。
长老祖康,蜀中仕族也。
风横而逆,薄暮方至。
初,吴王姑苏前后两台,相距半里(俗呼拜郊坛。),为城三重,遗基俨然,夫差西施宴游之地也。
前有溪,越王勾践由此攻吴,今号越来溪。
溪上筑城,与吴人夹溪相持。
至能之园因城基高下而为亭榭,所植多名花。
别筑农圃堂,对楞伽山,临石湖,盖太湖之派,范蠡所从之五湖者,望吴江县才二三十里。
饮酒至夜分,留题壁间云:「吴台越垒距盘门才十里,而陆沉于荒烟野草者千七百年。
紫微舍人始创别墅,登临得要,甲于东南。
鸱夷子成功于此,扁舟去之,天贻绝景,须苗裔之贤者然后享其乐耶?
乾道壬辰三月上巳东昌周某子充侍家兄子上来游。
紫微方要桂林组,过家,实为东道主云」。
庚午,风雨大作。
饭罢登舟,至木渎已夜,遂宿舟中。
辛未,晴。
早至灵岩山下廨院。
闻是日智积菩萨生日,斋会甚盛,而府倅领客在寺中少留以俟其去,长老善卿来迎。
午后登山,与大兄遍游览焉。
壬申,以寒食节绵蕝祭先。
王节使权自城中携家拜韩世忠郡王坟,置酒相招。
权本世忠部曲,岁来拜扫,而韩氏诸子皆通贵,未尝一来。
癸酉,阴。
早,肩舆二里观金沙塔,其地有金屑杂沙中,丁亥岁所未至也。
隆兴察推周从事夤相候。
张汉卿自天池遣其子见招。
范至能来自天平,置酒。
风雨终夜。
甲戌,清明节
早,浓雾既开,湖山竞秀。
方快心目,俄而大风。
同大兄至延寿堂,再游本禅师塔,过偃松堂,登琴台,望昆山慧聚寺
风动地,几不能立。
至能谈戴子善、子微之弟遇道人朝斗事,甚异。
北峰长老师璨相候。
乙亥,早,至能归城中。
与大兄肩舆数里至天平长老处,欲谒五范画像,而童行持钥匙出。
复行数里过天峰禅院,俗呼南峰,盖支遁道林别庵也。
铁杖重十馀斤,云是当时物。
佛殿前有碧琳泉,寺宇颇佳,多叶少蕴诗刻。
主僧崇坚甫至而为人所讼,因以衰飒。
门外百馀步有道林放鹤亭基,进度石门有马蹄双迹,其傍即石室,尝为孕妇所触,雷震其顶。
相传云道林夏居别峰,冬居石室。
别峰即南峰,石室即此室也。
又有中峰,不暇往。
马迹去石室甚近,为观音院僧限以篱落,纡曲半里乃能至焉。
观音院方修葺,无足观。
由南峰又数里乃至天池庵。
张汉卿携家及蔡元珍皆在,置酒池上观竞渡。
池心有桥,可以徙倚。
晚策杖登月观,下视空阔,盖华山之颠也。
夜与蔡元珍弈,连胜。
丙子,晴和,一春所无。
早至北峰赴璨老饭,遂过元氏庵,距天池十馀里,土木之工,种植之盛,又胜丁亥岁
回至张齐贤净明院庵、张人杰觉庵
二张,汉卿弟侄也。
人杰字唐卿
近开坟穴得石磨铁心及瓶罂之属,隐起花纹甚古。
丁丑,早饭毕,别汉卿,复还灵岩
初过王知县坟庵,次度贺家岭(俗呼饿狗。),遇严学谕,庵僧坚邀饮茶,迂数十步过之。
进至吕益柔侍郎永思庵,戊戌年所创也。
又数里登灵岩后岭,下视𥑔村,乃凿石为器之所。
地本土山,掘之即石云。
远望岭上,积土如冢墓者甚多。
相传吴时伏兵其中,未知信否。
过金沙塔乃至寺(自天池来约十里。),与卿老登水陆堂,临池散饼饵候金银鱼,久之不出。
夜同卿老坐胜集堂,望湖赏月,遂访明月池,乃在柴场中,殊不治。
戊寅,早,巾车游穹窿,约八九里入山口,即行石衢夹。
道多丘墓,卢法原宣抚亦葬此。
富人余佐监簿觉华庵雅洁而阔深,轩窗间海棠盛开,极可人。
又二三里乃至福臻禅院。
古碑云朱买臣舍宅为之,殆不可信。
或曰吴越忠懿王时德韶国师道场也。
因山叠基,砖甓十馀里。
登陟虽劳,而气象淳古,大兄谓甚类南岳诸寺
元丰八年七月米元章和仲殊诗,亲题壁间。
方丈后有法雨泉,叶少蕴为之铭。
又其上有师石室,雷雨作,不果登。
诸僧皆出,匆匆下山,避雨于林奉直白云庵
稍霁,遂归。
中道复雨,衣屦尽湿。
至𥑔村,灵岩遣人来迓,弛担而雨亦止。
己卯,早欲游杭坞,雨大作而止。
晚病头痛,终夜意绪不佳。
庚辰,雨止而寒,终日不食。
晚苏,闻初八日常朝五府受告,前此上以疮疹不坐故也。
辛巳,粥罢,同卿老下山。
行二里观韩王坟毕,欲登舟过宝华,而天气晴和,忽有游杭坞之兴,遂与大兄呼车往焉。
约十里度小岘岭,入唐子明侍郎坟庵,又二三里至白马穹窿禅寺(寺中碑云,南梁天监年取梁于此,因白马之奠而得,唐会昌六年置寺。)
饭讫,行数里至墅皇里。
第宅联属者,豪民夏氏也。
又数里过支坞岭,遂至法华院。
本皆荒山,中官利州观察使致仕李中立造茔于此,捐家资数千万创精舍,十年
四山环抱,宛若化城三门,为阁七间,华丽拟宫阙。
其间栋宇甃砌,种植皆称是。
僧庆深领徒数十,富足无求,亦清福也。
门外数百步即太湖,极目弥天之浸,徘徊不忍去。
饮茶于塔院,登李侯之丘,读孙仲益所为铭。
主僧具饭,投宿客馆。
壬午,早,庆深具饭讫,发杭坞,约十里入宝相寺,无足观。
风雨交作,行近一里至舍,访乡人张氏。
初谒礼部公之子三承务允蹈字德醇。)不在,见其诸侄,盖通判德和之子也。
饮散欲行,雨益甚,无雨具,遂过运属公之子德逊允怀家,置酒留宿。
同坐章提刑汝翼(郇公曾孙。),亦旧相识。
德逊有兄德懋允功,方入城未归。
癸未,晴,德逊留再饮而别。
出门仅半里即太湖,近岸水才三四尺,稍深者丈馀。
闻湖心苦不深,但水聚而渺瀰耳。
登舟,值西风,扬帆极驶,望洞庭诸山,恨不一往。
移刻入胥口,遂至木渎,平生未有如是之快也。
行李船尚在灵岩之下,即往就之。
至圆通庵,而张德醇、德懋自城中来相候,已再约范至能石湖,复挂帆而东。
及园,至能未来。
梨花金林、檎绯、碧桃盛开,与伯氏遍赏,遂游楞伽治平寺
僧房有日观,稍佳。
门外八角大井,视石栏刻字,云隋开皇十年杨素开。
初平陈,徙吴郡于此,近地尚有新郭之名,其后吴人不安之,复还今城云。
薄晚,至能来。
夜,月色如昼,乘小舟入石湖之心,风露浩然。
登岸策杖度行春桥(石桥,极壮大。),次度越来溪桥,新修。
归饮烟波亭,饭农圃堂。
此景此乐未易得也,夜分乃寝。
甲申,大风。
至能具饭讫,同跨马游横山宝积寺
寺亦唐馀,本朝祥符中赐额。
丁谓当国,念其贫,故畀此名。
五代时吴越国碑,称宝大二年,亦足證钱氏尝改元矣。
寺傍乃唐致远先垄,五代以来接续葬一山,平江世家惟此为久云。
次登上方教院,在山之岭,即楞伽塔也。
太湖瀰漫,石湖仅如断港
隋大业四年碑,字画类虞书。
小酌,禦风而下。
回望姑苏前台周遭城基故在,至能畏风不果登,登后台而归。
二台相距甚近,但隔楞伽治平寺
至能辞还城,复侍大兄绝湖入泾约十五里游宝华寺
未至二里,舍舟而徒,及门已暮,夜遂宿焉,去灵岩止十馀里。
长老慧现。
乙酉,早,周览寺宇,修廊华屋,吴中之名刹。
按碑志本梁天监中西城僧𫗖𫗖和尚卓锡出泉,今在寺左百步,深才数尺,大旱不竭。
寺高泉低,为石槽仰而注之,僧有众寡,视以给用,斋前流多,斋后差少,兹其异也。
旧号智显寺绍圣四年枢密林希请为功德寺,遂加慈严之额。
林氏坟在寺后数十步。
希祖屯田员外郎高及其妻,集贤校理槩及其妻孙侔国撰王安墓表。),三冢鼎立,域才丈馀。
又数十步即叶清臣内翰墓,梦得左丞之母亦葬此。
饭罢,命车登尧峰
中道有半峰亭,蒋堂赋诗,今废。
雍熙二年己酉大理评事知县事罗处约记云:昔在帝唐,以洪水肆暴,吴人族遁于此,俗呼免水顶,苏帅钱傅璙易名尧峰
唐天复以后有僧惠齐,姓朱氏,郡人也,结精舍于此山下,名鲁坞山。
蒋堂所居,既死葬焉。
此寺乃奉其香火,蒋之奇壬子岁留题数百字尚可辨。
寺有清辉轩、碧玉沼。
寺左观音岩(石像佳。)白龙洞(俗云通洞庭。)、多景岩、宝云(寺左,皇祐四年长老显暹所凿。井在山顶,人以为难,蒋堂有诗。)、偃盖(伐。)、二铁塔妙高峰(下视空旷。)东斋(敞甚。)西隐(倒。)
长老了愈遍览毕,由龙洞观音岩而下,盖寺后路也。
望间有古冢数百,整整成列,云钱家坟也。
复至宝华饭。
宝林轩修竹参天,极可人。
饭罢,登车行二里至环谷,乃王珏总领之居,园亭池沼、花竹奇石环绕其屋。
字德全介甫之后,乾道元年年五十三,失明罢归,相者告以某亭某所而已,不见也。
又里馀复登舟,观吴王鱼城。
城在田间,当时养鱼于此,基厚而方,其高二丈,博倍之。
中为田百二十亩,今属练墟赵氏,土极细,故久而不坏。
欲访顾野王墓,不果,遂自石湖少府港,归盘门舟中,已昏暮。
宝华寺至此三十馀里云。
常德太守刘大夫邦翰子宣相候。
丙戌,黎明别大兄过昆山,小舟绕城泊娄门
表兄章茂之司理来迎,同至从母宅,饮至夜分,月色如昼。
从母年八十,精明如初。
丁亥,早饭毕,别从母登舟。
夜抵昆山,外姑及仲宁、仲贤置酒。
戊子右宣教郎知县汪瑈、右宣义郎李稷(谊之子。)右从政郎主簿赵伯󷻿、右文林郎尉颜光道右朝散郎前江东安抚司机宜张杰右奉议郎提领酒库所主管官孙听、右承奉郎淮南运干郑临、右承奉郎郑举、(亿年之孙。)右儒林郎淮东提举司干官郑莘、左迪功郎新金司户陈九德、右宣教郎温州瑞安胡立方右文林郎新监行在北外酒库张端肃、左迪功郎湖州长兴陈茂英、国学进士陆日新、进士边隆并相候。
士美临安来,留饭。
己丑观音堂照大师若钦及其徒良规、良矩,东寺长老普璇及寺僧梵宗、了清,法安山寺僧蕴贤、师鼎、德安,真圣堂道士丁从炜并相候。
庚寅,士人王修第四十八(老妇叔祖。)、李五十将仕乔年、马少伊教授、王六一教授、沈焕彦章老妇表叔。)、陈晞之(王仲吉婿。沈资深、焕之子。)、陈遵李彦平婿。)、胡臣王德温婿。)、顾澈王德华婿。)并相候。
辛卯李彦平左史除旧职知台州来。
归,夜与诸亲博达旦。
乙未,留昆山已八日,困于夜饮,不胜其疲。
丙申,早饭毕,挈家登舟,随潮宿怡亭
丁酉,早过阊门
太守及二司相迓于高丽亭,力欲移具,固辞之。
崔仲由教授、王知录康彦、似道继至,与大兄同游虎丘
乡人张德醇、德懋、德逊及其侄元礼德和之子。)并相候,置酒待之。
夜宿寺中,长老希范
戊戌,登观音殿,几案四壁皆石也。
试剑石憨泉、点头石。
张汉卿携家置酒相饯,外姑仲贤夫妇、唐致远夫妇毕集,范至能亦来,汤士美复自金坛来。
晚移舟过枫桥常平司送七兄被召之报。
四月己亥朔,早,就寺具饭待张德懋叔侄,闾丘叔永参议继至。
左奉议郎浙西检法皇甫自闻、左奉议郎监分差镇江粮料院陆楠右奉议郎宁国府签判胡誩、右宣教郎新知山阴县张澈崔仲由教授并相候。
皇甫暨陆皆同年也。
外姑、仲贤置酒为饯,夜相别。
庚子,雨作风顺,扬帆才二十里,风忽转北,牵挽不能寸进,距望亭数里遂止。
辛丑,风逆如故,过望亭,游蒋丞相功德院。
长老来迎,乃故人文拱也。
晚距无锡数里止。
壬寅,早次无锡县,丞赵宣义善仁、簿赵修职不伪、喻子才郎中、镇江总司药局监官陈承直长源、新通州教授陈从政纪并相候。
刘义深诊脉,大兄独游惠山
饭罢解维,风色微顺,约行二十里宿。
癸卯,风顺,午时常州
太守右朝散大夫晁子健通判左朝散郎葛郯教授左迪功郎陈德明、知晋陵县右通直郎范公武推官左文林郎朱绎之、监比较务右迪功郎叶南杞、新两浙运司主管文字右通直郎李耆俊、监行在和剂局催督纲运右从事郎黄直中并相候。
公武文正公之后,今岁有子登科
范氏自忠宣公皇祐中登科后,今方有人。
州学学正陟明学录周干臣燕说、直学唐定之及宾贤、致道、懋德、登俊四斋生凡数十人,以予在礼部,还本州流寓一名,皆来谢。
访周德友运干,其子煇示近作一卷。
晚宿西门外巡检司前。
甲辰,终日风雨,进棹甚艰,仅行三十馀里。
乙巳,晴。
午后过沙子,距港口仅半里遇浅,推荡甚久,竟不能动,别以小舟挈家径趋宜兴,至溪南大宅已二鼓
丙午知县左朝奉郎詹仪之相候,同年也。
邑人以是日为周孝侯生日,迎会颇甚。
丁未,晚赴庄德迈会。
戊申仲贤挟鲁可复主簿来议如晦墓铭事,具饭待之。
己酉,早,同大兄至台庄祭外氏坟,过庄氏资福庵,回饭庄德固坟庵。
晚赴庄德全通判会。
庚戌,早,就显亲寺具素饭饯鲁主簿
当湖乘舟至吴墟赴周敦义大资政饭。
闻初九日萧殿院上殿击虞相。
辛亥,早遣李、邹七部押辎重往镇江府,附纲舟溯江。
午时赴邵至卿会于天远堂。
晚风雨作,仲贤同铁将仕昆山
癸丑,赴显亲长老饭。
别周敦义参政,年七十五矣,临分黯然。
甲寅,早挈家登舟,巳时方能行。
风色初逆旋顺,扬帆湖渰中,其行甚速。
晚过溧阳县三里宿,新江阴李宰愿送别于此。
乙卯,风犹顺,弥望皆湖田,行七十里至三塔院。
院在水中,有元丰中刘谊所作记。
三塔者,相传僧伽过江造塔,至此为第三耳。
主僧宗净等二人。
寺宇敝甚,后有寒光亭,可望湖,二三年来亦废,张安国舍人有诗词。
天气骤热,微雨作,方以为忧,已而复止。
又行三十里至邓步,有数十家及税场。
又十里至东坝,亦数十家,宿焉。
丙辰,早,雨意甚浓,时时洒尘。
程泰之运使先谕溧水宰备车乘相待,治叠移时乃登陆。
天气稍霁,行十五里至银树(亦有一二百家,若水泛则自此便通舟。)
又六七里至双港口。
复登舟约十馀里至固城湖,日犹未晡,盖数百家之聚也。
是日西风动地而雨不作,幸甚。
过湖登妙智庵,观范同甫参政坟。
晚与庵僧散步固城之上,父老谓之楚王城,其周数里,地势甚高,但馀城基。
庵中石碑、龟趺乃去岁掘地得之,乃唐天宝中弥勒寺碑也。
丁巳五更同大兄肩舆五六里,至禅林山惠照院开启天申节。
寺僧云相去二十里有游子山儒童院,盖夫子游学之地。
然图志所不载,未可尽信也。
急登舟解维,度湖水才数尺,然亦弥漫,其中多茭葑。
凡三十里至石桥头,入溪港(地名石桥而无桥。),约五十里至太平州河口。
两岸多民居,溪流不甚阔,烟树如画,稍前即永丰圩(八十四圩共之。)
夜泊黄池镇,距固城湖已百一十里。
商贾辐凑,市井繁盛。
俗谚有三不:如谓太平州不如芜湖芜湖不如黄池也。
戊午,早,大兄与纶登岸游观,午时方解去。
西南风猛,牵挽三十馀里,至张宗元少卿易泰庄少休。
晚又行十馀里,至行春圩丁秀才庄宿。
己未,早,行数十里至小淮,登岸入栖隐寺,敝陋无足观。
又十馀里至郭城登普化寺,遣人先往隐静借人轿,遂至入别港。
行二十里泊新林,小商数十,皆以船为家。
登岸三里至市,有民居酒坊韦察院,守者云兴于后唐同光中
庚申,早,隐静人至,挈家行十里至寺。
五峰不高而形势环抱,本梁朝杯渡禅师道场。
禅师谥慧严寺名普惠
邃廊杰阁,江东之巨刹,隶太平州繁昌县。
寺后三百步碧霄峰下有泉出石中,流入寺,㶁㶁有声,且给烹煮灌溉。
长老行机台州人,颇为僧徒所推,有众三百。
饭罢,瀹茗泉上,闻登山则见岩洞之胜,初暑不果往。
归寺登单传阁,遍历寮舍。
再饭讫,出寺观卓锡泉
夹道林中,王孙累累然。
行近里许至梦堂前,上蓝长老彦岑在焉。
又半里登杯渡塔,乃升车由南陵路行十里,落路过赵家步已见星矣。
早间先移舟于此。
欧明自临安归,闻萧果卿殿院虞左相不效而去。
辛酉,舟中行十馀里近南陵县,诘曲数十折,几不可转舟。
知县右通直郎叶谷、丞右文林郎叶岳、主簿右迪功郎边友闻、尉左从政郎余宰相候。
午时挈家入行衙,为遵陆计。
壬戌,黑云暴风,遂作雨,雇夫亦未齐,为留一日。
县西二十里有土山,远望颇秀拔,神号冲真广惠显贶侯。
县南六十里有吕山,图经云孔圣曾游,置书堂于此,见有石室(去县三十五里曰孔村,落路五里至石室。)
其山南石缝内泉水涌出,流于漳淮。
癸亥,晴。
昨日雨昼夜不止,而今遽霁,天赞我也。
县官送别于五里外。
新至者米丞恁,盖元章之孙、友仁侍郎之子。
早饭敬亭山(去县三十里。)
山在宣城而名在此,当考。
过孔村(土人无孔姓,闻专以夫子得名。),晚宿隔口何氏酒坊(去县六十里。)
夜冷,头岑岑。
甲子,早行十五里,路傍有泉,甚清,寻伏流而去。
吴说刻「鲍公泉」三字而书「鲍延祖立」。
次燕儿垄,上山数十步有石洞,刻云「刘公岩」。
又二十里,饭木瓜徐家店
又十五里,见游人来者憧憧,问之,云:半月来樵夫新得一洞,深数十丈,其大如数间屋,有石钟等,而近时人皆不知。
惜乎行李已过,不及一游。
晚至青阳,望九华如见故人。
知县右宣教郎曾楷赣州诸曾。)都巡检高武节靖、县钱敦之并相候。
叶节推自铁券来,饮之。
馆于妙音禅院,轮藏极佳,大兄独游。
乙丑,早发青阳,二十里至长桥,回望九华甚奇。
路傍复有泉自山石中出,吴说又题曰「鲍公泉」,为谄耳。
饭叶氏新店,即铁券路口,去县已三十五里。
齐山,从者告疲,携家入寺登览。
提举常平张寺丞郯知彦、知州胡承议宣叔通判右朝请大夫程端义、添差通判右承义郎孙懋教授右迪功郎申锡、添差教授左从仕郎万钟、判官右文林郎刘绍祖推官右从事郎宜翁录参右从政郎胡震、司法右迪功郎知微司理右修职郎曼倩贵池知县右宣教郎慕容绍、丞左从政郎卢大中、主簿右迪功郎光祖总干左儒林郎仲坚、添差江东提举司干官左宣教郎叶宗咏、右文林郎朱希右文林郎孔璪、监大军仓右迪功郎耿弇、路分赵善谞并相候。
投宿寺中,主僧智瑺。
丙寅,早入城,馆于司户厅中。
报谒陈倅,同登拱翠亭望溪山。
李庚子长改其名曰如郯,盖用李太白秋浦歌》云「江山如郯县,风日似长沙」也。
又登九华楼盖城东门也。
士人汤三聘、过客李淙并相候。
是日时有雨,招徐解元倬案脉。
丁卯,张知彦、胡宣叔共置酒于常平司,劝酬终日。
初食䱋鱼。
二鼓后归,雨作。
是日大兄独游云光,又江祖石。
戊辰,早发池阳,饭十八里店
又十二里过紫岩,民居稍众,即产纸之地,有紫岩大王庙
又十五里至柯村,亦有数十家。
日甚早,或云前村为取马军兵所占,遂宿焉。
柯村东流县境也,凡三十里乃入建德县界。
五月己巳朔,姚媪忌。
早,行二十里过白面渡,又十馀里饭乌枫潭。
道遇提刑司干官汪宣教德翰忠定公之孙也。
又四十里宿蓝桥张氏。
庚午,早,行二十里,饭石潭
稍前有仙女井,抚掌则觱沸,俗云仙女喜也。
按图经,去县三十五里届山顶有仙坛,相传真人炼丹得道,今丹井尚存。
有好事者因有蓝桥,遂传云英事。
石潭四十里至建德县
知县右从事郎程渭老、丞右从政郎苏泌、尉左迪功郎薛黼、都巡武德郎王智监税承信郎朱坦并相候,馆于行衙。
其前石山苍翠,谓之后山,以县治正倚此山故也。
山顶有朝峰亭,梅圣俞作宰时常赋诗,今废。
又有蜕龙岩
晚同大兄散步山下,有青山、文殊、东庵三僧院相连接,皆无足观。
石间有岩,匹夫匹妇栖其下。
夫饿欲死,劳以数百钱,不旋踵死矣。
去岁大旱,起湖湘、止建德,今蚕麦稍熟,人粗有生意,而三月二十七日四月七日池、饶数百里间连遭风雹,拔木坏麦云。
辛未,早,行三里过尧城渡。
《方舆记》云尧南巡至此。
又县北二十里栎山下有舜城,古老云舜南巡至此。
又县北六里断岩石壁之上有印文,圆如马蹄,两两相对,图经云许旌阳逐蛟至此所留也。
邑官送别二十里外,饭三十里之枫门岭。
晚宿尧山,去县已七十五里,未至建德四五十里,邸店稀少。
既过县,民居颇盛,但逃移未归,其存者皆枯瘁无人色,盖去岁煮蕨根而食故也。
壬申,早,泥雨艰阻,俄而晴霁。
行二十五里饭,晡时石门市
市井甚盛,适连年水旱疾疫,逃移纷然。
今岁蚕麦稍熟,而去者犹棘其门,居者率皆菜色,亦有老弱坐待馁死者。
终日道途更无鹊鸟,气象如此。
市为鄱阳西尉治所。
右承务郎新知东莞县董南老摄其事。
士人林瑑相候。
本欲权寓尉廨,而傍无居民,遂徙林生之家。
癸酉端午节,雨。
林生致酒果,具五杯邀之。
甲戌,雨霁,以夫脚未齐少留。
乙亥,早发石门,游道傍南台院,破敝无足观。
又二十里饭车陂
又三十里过童子渡,相望有小山,俗号童子冢,其说谓九女溺死,甚不经。
又二十里宿观冈。
丙子,早,行二十里饭山口。
又二十里有居民百馀家,谓之四十里店。
又二十五里落路过荐福禅寺,避入城人事之劳也。
太守王嘉叟待制提刑右武俊彦、通判冯朝散摅、曹朝奉岠、教授方从事玠、李修职翔、判官叶从事有秩推官赵从事善宝、司户赵修职师尹录参崔从政惟孝、司法丘迪功畴、知鄱阳王宣教子渊、丞赵从事师孟主簿吴迪功荐、尉陈迪功祖永、江东路分温武经允文提刑司干官陈从事贾、检法赵从政绛、东司主管文字高朝请槱之、新知金华县王宣教、前均倅程承事禧、新知吉州龙泉县梁奉议大方、新江陵察推文林德懋、新知建昌县石宣教士志、星子周迪功康年、右承务郎张曼仪、免解进士张安礼并相候。
寺盖古刹,所谓轰碑者,其前即东湖
方丈后大竹中有青青亭,甚佳。
丁丑,王守移具来。
晚登舟,诸公来别。
自离南陵,凡小留辄雨,行乃霁。
戊寅,雨作风顺。
以仆人入城贸易,饭后方能行。
溯流过永平监(即铸钱处。),行仅二十里,以水涨无牵路而止。
己卯,雨不止。
虽风顺,而溪曲帆破不可用,终日仅行二三十里。
庚辰,风雨如昨。
溪益曲,水益涨,行益缓。
感冷头痛,竟日酣寝。
辛巳,如庚辰
壬午,晴。
辰时馀干江口,距邑尚十五里。
赵子直著作谒告在家,拿舟相访。
自此顺流而下,溪水弥漫,田野皆为陂池。
夜泊树红,乘月登洪福院。
闻去鄡子止数里,欲乘月行,而舟师不知港道,遂止。
癸未四鼓解缆,舟师果误,行近湖始悟,急呼鱼艇前道,复溯流而上,黎明乃至鄡子寨。
谒庙毕,令寨兵前导入湖,巨浸稽天,非丙戌岁经从之比。
未后将入港,湍流不可溯,复行石磉湖,约二十里穿小窦达于港。
系舟芦间,四无人烟,弥望皆水。
是日过湖,略无风涛,有小蛇昂首引舟抵岸乃回,戏作小诗云:「万顷湖光似镜平,蜿蜒得得导舟行。
从来仕路风波恶,却是江神不世情」。
甲申,大风不能行。
乙酉,风雨不止,水益涨,无岸可泊,且舟夫乏粮,去赵家步尚十五里,遣小舟往市米。
午后风稍缓,夤缘苇间,移时仅行二三里。
已而赵氏子名良平者携十馀丁来,云正港深且湍急,人力不可施,请入池口十五里趋寂照院,从之。
其地皆民田,赵氏数池在焉,漫为大湖,秧苗尽在深渊。
此邦去岁旱乾异常,今复大水。
晚至寂照,破敝卑湿,水亦及门。
僧言院兴于天祐十五年戊寅,旧名资福仁王,治平中改今名。
自过湖入港达于江,绝无民居,惟赵氏擅陂湖之利,为乡之豪,渔户数百悉其部曲。
往来之舟无不从其家假人以济。
闻第宅甚壮,去水里馀。
丙戌,稍霁,北风未止。
舟人云不可行,再遣人市米。
水益涨。
鄱阳而上甚阙雨,既登舟乃值积潦,闻赣、吉大水。
丁亥巳时风稍定,解舟行数里,望度门院在水中。
棹小舟往游,至则破敝将倾,一僧出门,隔浅水遥语而回。
稍前涉高矶湖,菰芦之场皆为水没。
野鼠无数,被浸灌依聚沫而立。
晚泊徐汊,水涨未已,民居皆没。
龚帅差小舟来。
戊子,舍鄱阳之舟,以小艇乘顺风而行。
晚泊龙沙章江禅院,挈家投宿,新添差吉倅鹿宣义何同至。
己丑,天申节。
早就章江院设供祝圣寿。
周簿为可同其妇六妹来。
饭罢,挈家游秋屏,酌浅沙泉,遂过列岫亭,入报恩禅院
长老晓林,眉山人
藏后有铁文殊像,甚大。
归入景德禅院观铜佛,钟传所铸也。
登阁閒望。
庚寅,早,龚帅实之殿撰、漕芮国瑞郎中、时总管俊、安抚司参议刘朝奉如愚、机宜魏奉议钦承、权抚干谢宣教谔、权提点司属官何迪功份、转运司主管文字郑通直益、干办公事文林汝楫、王迪功思恭准备差遣林迪功颖秀、监造船场王迪功抡、隆兴符朝奉悊、李通直宗质、钤辖苏左武绅、签判郑承事侨、节推薛儒林裴、教授吴从政焕、右司理文林康嗣、司法何迪功洵、司户洪迪功待聘、监税陈迪功修、南昌主簿欧阳迪功世美、新湖北参议黄大夫𡑀、主管崇道观王大夫濩、新兴国守陈朝请寅、耿通判虎若、蔡承事嶒、刘登仕恜、阁门祗候时忠翊政、新建安黄宣教炎及其弟󶷩、上蓝长老了乘并相候。
庐陵士人余允武、欧阳兴宗投诗。
移舟滕王阁下,挈家寓阁上,如迁乔木也。
辛卯,南风动地,招何应通诊脉。
壬辰黄州进士昌图以长书携苏黄帖求跋。
癸巳,南风益高,飞沙鼓浪,下视柴舟覆焉。
甲午,再招何医。
翁子功机宜相候,初参告也。
江州瑞安宰镗继至。
吴教授饭。
乙未,新南康刘奉直坦相候。
丙申,早,留宋晋裕监税饭。
大兄先乘舟归庐陵
丁酉,赴府会,于民安堂中坐,游南园。
六月戊戌朔,赴芮漕会于观风堂
后圃颇宽旷,荷花已开,欲泛小舟,会微雨止。
己亥,舟行三十里泊蒋家湾
庚子,早,行三十里过生米镇,又二十馀里泊曲尺湖。
辛丑,早,以舟人亡失脚船,移时方能行,二十里至市汊,又十里泊秆堆步。
相对即龙雾洲,登岸与村民黄氏语,皆云政和戊戌后方有。
今岁之水自三月至今屡退屡溢,沿江人家寺院多浸损,而树木皆荡去,不然亦浸死。
壬寅,炎热。
终日行数十里,将至曲江而止。
癸卯巳时丰城县
右从政郎马光誉、丞左从政郎赵不阈、主簿右修职郎杨迪巡检秉义郎王全、监税承信郎周仁监赡军酒库马永之、右朝散郎新知浔州王同老左文林郎吉州推官孙琳进士朱祺并相候。
杨簿,中书舍人邦弼之子,其五世祖伉,盖文公亲弟也。
晚,马君寿移具来宝气亭。
甲辰,早行,县官送别李家坪,距樟镇十馀里宿。
乙巳甲夜临江军,馆于贡院,即行衙也,其侧有翠微亭
太守左朝请郎江溥通判右宣教郎赵不比相候。
丙午,早赴军会。
丁未,晚赴任子严会。
十四弟自新淦来。
戊申,早,移舟慧力寺下,具饭待教授随同年。
罗子行自白沙来。
携家少休江月亭午后方解去。
晚宿永泰寺
己酉,南风甚高。
晚宿青泥,梦七兄至,既寤而持书者扣船扉,云已在数里间。
庚戌,早至神头之龙安寺会七兄。
新淦县右通直郎王延年、丞左宣教郎赵邠之、主簿右修职郎彭周老、新主簿右迪功郎侯迨、监赡军酒库成忠郎丁密、监本县税右从事郎王需、水陆巡检秉义郎金允、新知通州海门县右宣教郎赵师炳、新广德丞董世龙及其弟世仪赣州排岸承节郎赵善教、右宣教郎致仕杨扶右迪功郎吉州司理张棫并相候。
晚与七兄小酌。
辛亥,早,移舟入邑,借邹氏江亭舣泊。
新淦右从事郎廷硕将仕郎前权乐平舜臣及其弟舜举、亲戚韩竦胄、丁忧刘主簿昌仪及其弟人杰并相候。
陈宅德夫,晚赴董伯亮子羽会。
壬子,早,过江送七兄还宜春
罗子行归白沙。
韩十五霦自株墓来,令纶具饭待之。
晚赴杨图南会,园亭亦可观。
夜月蚀。
癸丑,早发新淦,南风甚高,仅行三十馀里宿卢洲
甲寅右从政郎武陵丞萧许、将仕郎齐贤及其堂弟汝贤、士人萧如埙并自白沙来迎。
萧惠十四诗,甚佳。
晚宿硖江滩下。
乙卯丁忧人前丰城赡军酒官曾敏学、左从政郎隆兴府教授曾三聘自污泥坑来迎。
靖州及新衡阳簿易迪功嘉猷并自城中来迎。
晚宿敖山
丙辰,青原宇老率其徒祖机、法超、妙智来迎。
晚至元潭登观,观古剑,其长尺馀。
顷之,抛江复行数里。
丁巳,早,郭景闻奉议自东来。
巳时抵白沙,罗子行邀至其家,留连终日。
久无雨,禾有损者。
晚雨方作,风散之。
萧必巨及岳英之孙必中、必得、罗氏馆客郑大明并相候。
戊午,早发白沙,未后至吉水县
知县左宣教郎赵不遏、丞右修职郎张作楫并相候。
晡后解去,北风微作,又移时方能上滑石滩,宿墨潭。
小一侄吕甥来迎。
己未,早,微有北风,舟人方击鼓挂帆,得未曾有。
仅行两箭地,已转南薰矣。
未后将至梅林胡邦衡及知识皆来迎。
寻舣舟候春亭下。
太守仲应、姨夫通判左承议郎赵善待、右宣义郎鹿何、釐务通判右宣义郎赵永年及郡官并相候。
晚入城,略至所居,遂往谒太守,拜从母。
归船中宿。
庚申,早,挈家入宅。
韩文公云:「辛勤二十年,始有此屋庐」。
客至纷然,不暇记。
淀山建塔记绍兴十八年七月 北宋 · 莫俦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七四、《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一二三、康熙《松江府志》卷二七、嘉庆《松江府志》卷七六
华亭之西北有巨浸曰淀山湖,湖中有小山。
余尝与客泛舟其下,顾谓客曰:「此非落星浮玉之类也。
试登而览焉,徜徉四望,烟水瀰漫。
天日清明,波伏不兴,飞帆钓艇,宛在一镜。
风号涛涌,舟莫敢凌,恍若神山,限以弱水
兹非胜特之地欤!
山如龟背,上建浮图,升其绝顶,临瞰云雨,数郡遥岑,环列楯外,纡青缭白,极目千里。
兹非表揭之象欤!
有是二者,其可以无藉乎」!
僧慧悟禅师义灯,朱姓徐州彭城人
操行高洁,顷主云间施水禅院,邂逅京师僧宝觉大师法道,出释迦佛牙示之,于是设供累夕,恳祈舍利,获二十许枚。
谓灯曰:「子其选地建塔藏之」。
灯邀淀山,周视形势,曰:「噫!
他山无与此侔者」。
灯曰:「此方人未之信,盍再祈焉」。
乃复置佛牙于所卜址上,而作佛事。
不终朝,先见金光数尺,次获舍利三枚,僧俗欢喜赞叹,谓未曾有。
灯遂辞施水住是山。
里人倪荣、朱强誓为会首,能勉导累积。
至绍兴四年十有二月工成,八月壬午奉舍利瘗焉。
是日旦,天无云,昼忽阴,祥霙骤降,林木尽槁,已事而霁,众咸异之。
七年十月营塔,才三级,一夕梦菩萨诸天瑞像满室,云中有榜,题曰「普光王寺」,既寤,不懈益虔,闻者喜舍林集。
明年春,灯如行在,得普光王寺额以归,符其梦焉。
塔讫工于十有四年三月,荣等又相与立三门,引两序,演法有位,栖僧有所,香积有庖,大乘有藏。
谒予文纪之。
绍兴戊辰七月
老屋居士朱公墓志铭淳祐三年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九、《竹坡类稿》卷四
为善者必有厚报,予于老屋居士见之。
居士以善人闻于州里,生三男,长涣,登辛丑进士第
渐,首庚子乡举;
济,亦好学自修,皆骎骎荣贵,人歆羡之,谓是居士为善之报。
居士卒于壬寅八月十有五日,涣等将以明年某月某日奉柩窆于某地之原,其婿吕某,予族子也,为涣等以居士志铭请。
予久去乡,比归,幸甚识居士,容貌粹温,议论笃厚,心切起敬。
居士常治觞豆,延入一室,曰:「此君所书老屋,而李洞斋所为歌也」。
相与开口一笑。
别几何时,而居士已下世矣。
予于涣有同经之契,又接居士殷勤之欢,以其目击,参之月评,则叙次其美而为之铭,可以无愧。
居士讳友直字正之姓朱氏,以「老屋」自号,世居新安城中。
曾祖某、祖某、父某,皆潜德弗耀。
母程氏,生四子,居士最幼。
未弱冠而孤,诸兄皆散处,居士刻苦养母二十馀年。
母殁,晨香夕灯,事之如存。
襄奉悉自任责,不以烦诸兄。
居士天资颖悟,恨早孤废学,锐志义方之训。
昼理家事,夜督诸子读书,有困怠则水沃其面,夜过半乃得寝。
居侧创两楹,俾诸子诵习其中。
忽产双竹,榜曰「瑞竹书院」。
人士自远方来,率馆谷于是,无靳色。
延师礼遇加厚,由是诸子皆有成立。
居士宾客,敬吾儒,尤亲睦族党,岁时会聚称家之有无。
又轻财重义,乐周人急难,其所甚恶或困穷困,亦援之。
桥梁道路必葺之,以便往来。
祠庙寺观有弊坏,亦随力修复。
家近城东门,当孔道,盛夏设饮具以饮行者。
有负重急往,不能自酌,即酌以饮之。
解衣推食以济冻馁,且戒之曰:勿与人言。
其救人利物出于天性,非以沽名要誉如此。
人有一言一行可以资益,必再三降叹;
或有不善,亦面折不少贷。
一以至诚待人,莫不知所敬爱。
始,乾道间乡人有效庐山故事,作大莲社。
、鄂二罗公、环溪章公咸在,久无嗣响者。
居士慨慕前哲,为首倡,岁一会焉,众至千人,往往多化而为善人。
以是称居士嗜佛,而不知居士耻独为善人,欲假是以率乡人同居于善也。
一日忽病,诸子进药,却不御。
拂髯整衣,瞑目而逝。
僧融上人尝为物外交,为说偈云:「云散中秋月,清光何处无」?
盖以居士逝于中秋也。
死之日,吊赙云集,哭之或至失声,过其门者亦为之叹息泣下。
居士生于淳熙乙未正月三日,至是年六十有八卒。
娶章氏,涣、渐、济皆所出也。
女三人,长适进士蒋某,次适进士吕某,次适进士吴某。
孙男四人,皆业儒,曾孙未名而卒。
孙女一人未笄。
涣初授桃源县,戍将及而居士逝。
或疑天未纯佑善人,抑岂知居士天年有限,不使间关修涂而考终正寝,是乃所以为佑善者耶?
铭曰:
为善必报,如艺五谷。
以栽以培,时至则熟。
种之一粒,收之千斛。
居士为善,惟日不足。
义方有训,应影响速。
收功文场,衮衮相逐。
我铭居士,风厉乡俗。
居士为谁,是曰老屋。
先君行状 宋 · 朱松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八、《韦斋集》卷一二、《篁墩程朱阙里志》卷八、《新安文献志》卷六三、《朱子年谱》外纪卷一
公讳森,字良材姓朱氏,世家歙州之黄墩。
七世祖天祐中陶雅之命,总卒三千戍婺源,邑屋赖以安,因家焉。
曾祖甫、祖振、父恂皆不仕。
公少务学,科举既废,不复事进取。
既冠而孤,他日岁时子姓为寿,举先训戒饬诸子,谆谆以忠孝和友为本。
且曰:「吾家业儒,积德五世,后当有显者。
当勉励谨饬,以无坠先世之业」。
已而呜咽流涕,以奉养日短为终身之忧。
胸中冲澹,视世之荣利泊然若不足以干其心者。
家人生产,未尝挂齿。
子松游乡校,时时少得失,无所欣戚。
家既素单,久而益急,或劝事生业,曰:「外物浮云尔,无庸有为也。
使子贤,虽不荣于我足;
不然,适重为后日骄纵之资尔」。
独见从贤师友游,则喜见言色。
其笃于道义而鄙外浮荣,盖天资云。
晚读内典,深解义谛。
时时为歌诗,恍然有超世之志。
与人交,无贤否皆得其欢心。
然胸中白黑了然,人莫能名其为通与介也。
以年月日卒于建州政和之官舍,享年若干。
娶程氏,三男:,举进士迪功郎,初尉政和也;
,次槔。
二女,未适人。
将以某年月日寓葬于政和护国院之侧,谨状。
韶州光运寺重修證真照寂大师塔铭宝元三年1039年1月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六、《武溪集》卷九 创作地点:江苏省泰州市
世称佛为浮图氏,盖即其塔而名之。
释迦在世说法时云:「有过去多宝佛塔,从地踊出」。
则知塔之名制尚矣,所以严事古佛之道也。
佛去世后,舍利之塔遍于大千;
祖师西来,全身之塔布在中土。
且夫气聚而形全,神散而体坏,有生之同患也。
佛以自在冥其心,故湛而常寂;
以定力持其身,故没而不朽。
此其所以示至虚无著之性,成金刚坚固之体者欤,何其千百年间,造化寒暑,不能夺而变之耶?
光运寺塔者,奉安照寂大师坐亡之全身也。
大师郴人,朱姓讳道广
真性等空,大慈利物,愿力深广,存亡以之,含识蒙其润泽,故归仰亡替。
唐天宝二年,禅坐而终,门人瘗而异香满室,乃奉其全体,覆以香泥,龛而藏之,建塔于寺。
岁或大旱,民往诚请,则获嘉澍,如远壑之应声也。
是寺以隋初建刹,故名仁寿台,及大师居之,世呼广和尚院。
至广明中刺史谢公恶其斥贤者之号,遂以年名加之曰广明院。
刘氏专制南海谥大师曰辅圣,又命其塔曰宝元,寺曰光运。
每岁同六祖真容,并以龙舟迎至广内,又益其谥曰證真照寂焉
开宝中,王师既克广州,遂迁其卒于京师,不乐北迁者,相率为叛,寺塔罹郁攸之祸,而晬容独存。
厥后虽构缉遗宇,力不足而屋之。
天禧初,寺僧尝欲募众,兴复兹塔,始基之而不克缔构。
二十馀年,风隳雨蠹,栋干斯坏。
曲江素号山川奇秀,而复熏以南宗之风,由是占形胜、依邑落而树刹构舍为精庐者,差倍他境。
缁衣之徒,渡江而来,不之衡庐,则之曹溪,故其挈瓶锡、动道路、探幽深者,亦差众诸部。
郡人根性好善者,复以谈空乐施为胜,其缁徒之守戒行、兴佛事、了宗乘者,各以其气相亲。
今天子以宝元受册之明年,郡郭耆寿等列名请晋康郡僧德诚南康郡僧智润,共主营造之事。
、润二开士,游方十馀岁,常以率导喜舍,所至开信。
既允众,四方闻义,乐出财货,唯恐在后。
凡为塔三级,藻井黼帐,髹柱绘梁。
层檐之上,响以金铃;
䌽疏之外,周以庑序。
越一岁而工毕。
其告成也,乞词书之。
观大师石刻行状云:「持盂所得,同之一器,先饲贫病,然始自餐,均以精粗,等其丰鲜」。
又曰:「吾食于人,得不同病」?
于是感通致雨,以救岁旱。
集是二美,推之于仁义之途,则古之博施高行君子,何以尚之?
岂独以佛事为佞乎?
因序而铭之,不惮烦以示于后人。
施无贵贱,饭先贫病。
慈悲普济,十地齐圣。
仰食于人,即同其忧。
言行相副,千古扬休。
性如虚空,无住无去。
晬容俨然,金刚坚固。
黼座照日,宝铎鸣风。
深诚感众,开士之功。
皇考左承议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史馆校勘朱府君迁墓记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四、嘉靖《建宁府志》卷二○、《文章辨体汇选》卷七三四、《朱子年谱》卷一
先府君讳字乔年姓朱氏徽州婺源人
曾祖讳振,祖讳绚,妣皆汪氏。
考讳森,妣程氏。
三世皆不仕,考妣以府君故赠承事郎孺人
府君生于绍圣四年闰二月戊申,性至孝,有高志大节,落笔语辄惊人。
政和八年,以同上舍出身授迪功郎建州政和县
承事公卒,贫不能归,因葬其邑,而游官往来闽中
始从龟山杨氏门人为《大学》、《中庸》之学,调南剑州尤溪县,监泉州石井镇税,循左从政郎
绍兴四年召试,除秘书省正字
丁内艰,服除召对,改宣教郎,除秘书省校书郎
著作佐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
司勋吏部两曹,皆领史职如故。
以史劳转奉议郎,以年劳转承议郎
丞相赵忠简公、张忠献公皆深知府君,未及用而去,秦桧以是忌之。
府君又方率同列极论和戎不便,益怒,出府君饶州
未赴请间,差主管台州崇道观
十三年三月辛亥卒于建州城南之寓舍,年四十有七。
所为文有《韦斋集》十二卷。
娶同郡祝氏,处士确之女,封孺人后二十七年卒。
,尝为左迪功郎、差充枢密院编修官
女嫁右迪功郎长汀县主簿子翔
孙男塾、野、在,女巽、兑皆幼。
初,府君将没,欲葬崇安之五夫。
卒之明年,遂窆其里灵梵院侧。
时熹幼未更事,卜地不详。
既惧体魄之不获其安,乃以乾道六年七月五日迁于里之白水鹅子峰下。
攀慕号殒,痛贯心骨。
重惟先君既不得信其志以没,而又无所肖似,不能有以显扬万分,敢次叙姓系、官阀、志业梗概,刻而掩诸幽,且将请文作者,以表其隧。
昊天罔极,呜呼痛哉!
尚书吏部员外郎朱君孺人祝氏圹志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八六、《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四、《新安文献志》卷九八、《朱子年谱》外纪卷一
先妣孺人祝氏,徽州歙县人
其先为州大姓,父讳确,始业儒,有高行。
娶同郡喻氏,以元符三年七月庚午孺人
性仁厚端淑,年十有八,归于我先君讳字乔年姓朱氏
逮事舅姑,孝谨笃至,有人所难能者。
以先君校中秘书赐今号。
及先君卒,年才十有四。
孺人辛勤抚教,俾知所向。
不幸既长而愚,不适世用,贫病困蹙,人所不堪,而孺人处之怡然。
乾道五年九月戊午卒,年七十。
生三男,伯仲皆夭,其季也。
尝为左迪功郎,差充枢密院编修官
一女,适右迪功郎长汀县主簿子翔
孙男塾、野、在,女巽、兑皆幼。
明年正月癸酉,葬于建宁府建阳县后山天湖之阳,东北距先君白水之兆百里而远。
不孝子号慕陨绝,敢窃记圹中如此。
昊天罔极,呜呼痛哉!
宋故进士朱叔晦墓志铭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南阳集》卷二九
叔晦讳融,姓朱氏韶州曲江人
考讳裕,左监门卫将军致仕。
君幼聪警好学,年十五,不预乡贡,慨然自以为身处遐僻,无良师友不足以广闻见,成远业,遂挟策游京师,所从皆一时英俊。
远方士人至京,富者类多改制巾帽,絜新其衣服,出入市里,以酒食遨嬉为先务。
君至则杜门读书,非其业不妄与人交。
屡举进士不第,南归至襄阳,乐其土风山水,因买田宜城以居。
益治经讲求周公、孔子之道,间则赋文缀诗以自娱乐,如是者几三十年。
所著杂文歌诗近千篇。
不幸熙宁十年六月二十日以疾终于家,享年七十三。
后二年,葬于宜城县遗爱乡淇梁里之新原,时元丰某年某月某日也。
君三妻,袁氏,胡氏,毕氏。
男子二人,曰戣,曰戬,举进士
女子三人,二嫁为士人妻,一尚幼。
叔晦,予举进士时友人也。
将葬,其子戣状君之行以来请铭。
予曰。
士大夫进不失义,退不失命,以老其身者盖寡,况布衣穷居之士哉!
如叔晦者,可谓两得之矣。
其可以勿铭?
铭曰:
噫叔晦,产幽遐。
勇自奋,无以家。
行既修,文亦华。
进不偶,夫何嗟!
惟其道,不损加。
退而老,汉之涯。
腹诗书,目烟霞。
朱文公年谱大略 南宋 · 蔡模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四、觉轩公集
先生讳熹字仲晦姓朱氏,世居歙之黄墩。
公九世祖院,唐天祐中歙州刺史陶雅之命,领卒三千戍婺源,邑民以安,因家焉。
四世祖惟甫生振,振生绚,皆不仕。
绚生森,少务学,不事进取,戒饬诸子,谆谆以忠孝和友为本,且曰:「吾家业儒,积德五世矣,后必有显者,当勉励谨饬,无坠先业」!
卒,赠承事郎
承事生三子:长曰字乔年
甫冠,擢进士第,入馆为尚书郎兼史事,以不附和议去国。
少以诗闻名,从豫章罗公从彦仲素游,则闻龟山杨氏所传河洛之学,得古先圣贤不传之遗意。
于是益自刻励,痛刮浮华,以趋本实,日诵《大学》、《中庸》之书,以用力于致知诚意之地。
自谓卞急害道,因取古人「佩韦」之义名其斋以自警,世号韦斋先生
,季槔,负轶才,不肯俯仰于世,有诗高远近道,号《玉澜集》。
韦斋娶同郡祝氏,封孺人,赠硕人,慈顺孝谨,生三子,伯仲皆夭,季则先生,其渊源有自来矣。
谨以家世本末具著右方,而表年系事,序次如左。
高邮主簿朱君墓志铭1054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元丰类稿》卷四六、《曾文定公集》卷一四、《曾子固集》卷二九、嘉靖《天长县志》卷四、康熙《凤阳府志》卷四○、康熙《天长县志》卷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
君讳某,字齐卿姓朱氏
其先家于彭城五代之乱,徙于淮南,今为淮南人
曾祖某不仕,祖某赠刑部尚书,父某赠殿中丞
君尝试为秘书省校书郎苏州之长洲高邮军高邮主簿以卒,卒时乾兴元年六月十九日也。
后卒之若干年,其子象之、东之、升之、延之奉君之丧,葬天长县之秦兰里。
于是时,象之某官,东之某官,以材名。
馀皆为士。
某官以书命巩曰:「子其为我铭之」。
而以状言公之为人,有智计,喜施与,少从师学问,已而舍学业其家。
家之食口数百,仰于君,君能资之,皆出乎衣食,嫁娶皆有馀法。
殿中之弟、工部侍郎巽,初举进士,数困,欲不复往。
君劝之曰:「第行无以废为念」。
侍郎得曲就其志,至为达官,大其家,后卒官。
君既居官,以材称,其为身务于廉,临狱讼务为恕。
母某氏,旌德县太君
娶耿氏,又娶贾氏。
女归太常博士吴祥,柳州马平知县陈许,池州推官李枢
其季归于曾氏,某之先君博士也。
舅氏实命巩铭,其敢辞?
铭曰:
推心于家,其爱已孚。
用力于官,盖以其馀。
得官于晚,寿五十四。
故不太显,以极其志。
朱将军元符二年十月十一日 北宋 · 太史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九
夫事之形于显明之中者,有官以主之;
理之藏于幽隐之间者,有神以尸之。
官之所主,则刑赏予夺有所归焉;
神之所尸,则吉凶倚伏有所制焉。
大至于一国,小至于一乡,其为幽显虽殊,而其所以主之、尸之者盖不可废。
将军姓朱讳泗号新公湖州新市人
新市去郡九十里。
将军之生性仁而勇,形貌魁岸,有膂力,家甚富完。
自吴主赤乌二年岁大旱,民物焦然,无所聊赖。
将军取巨瓮,就溪壑之深处,运载水泉以纾危急之患,而人赖以济。
将军犹虑荐熯,至十年间,开洋溪一路。
凡值凶岁,自然西北风驾大溪水入镇,以通舟楫之利,洎荫四被苗稼,民到于今受其赐。
晋有天下,在怀帝时,始命为镇国大将军,辅翊王室。
值诸受侵扰中国,将军力征之,卒死于行阵间。
诏于边境立庙。
后形于梦寐,欲即乡里建置祠宇,阴主是土,以芘安斯人。
于是民俗有所依归,而世世祀之。
五代之季,方周之广顺三年,复苦于旱暵而祷求雨泽,不旋顷而应。
乡邑奏之朝廷,遂封为保宁将军
吴至今经八百载矣。
使神无灵响,则象貌随毁;
惟事之所感格于人者无穷,则人之祈向之诚,必至于深久而不斁。
虽然,遇人之祈福,则辅其德善而申锡之,固未始托于妖沴变怪之鬼物以惊世骇俗,此民之所以益尊而敬之也。
得微老子所谓「以道涖天下者,其神不伤人耶」?
余尝考诸传记,而未见其事。
《诗》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自是观之,则父老传习之言为足信,愈于典型之所载也。
余宦游南北,及还里闬,见其殿宇,昔之颓圮者,今一新之;
曩之湫陋者,今特广之。
问其新之广之者为谁?
则曰:「镇人朱道、谢清、钱咏、沈裒金以成之耳」。
一日,皤然老叟杖藜过门,出其旧录以示余曰:「是乃土地朱将军之遗事,实耆老相传,非诞妄也。
愿有以纪之」。
然历世绵远,史失其传者多矣。
今旧录所称救旱力征,不几于祭法所谓「御灾捍患,以勤死事」者乎!
余为览之,嫌其文词之鄙俚,姑易其语而书之壁间,庶几有以信之后云。
时元符二年十月望日记。
按:同治《湖州府志》卷五三,同治十三年刻本。